close

作者~董倫賢牧師

 2008年九月筆者夫婦和台南奇美醫學中心的醫療隊前往印尼西加里曼丹的畢士大醫院服事,認識該院的創院院長外科醫師基爾里(Wendell Geary)夫婦,他們已經委身該地長達44年,兒子保羅是內科醫師也在那裡服事長達11年。像蘭大衛醫師父子在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他們以生命編織醫療傳道的傳奇。
 

宣教專文  
基爾里醫師(Wendell Geary)夫婦

1935年,基爾里和瑪卓莉(Marjorie)都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南部,他們在大學讀醫預科及護理系時認識,並在1956年結婚。在回應海外醫療傳道的呼召後,瑪卓莉再去明尼蘇達大學進修護理教育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接著又到西北神學院接受一年的聖經裝備。1960年基爾里由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先到西雅圖的公共衛生醫院實習,以後又向幾位資深非洲宣教醫師學習內科、婦產科和宣教外科,並到奧勒岡的西部浸信會神學院攻讀一年的聖經課程。

 

1962年,基爾里與瑪卓莉被美國浸信宣道會按立為醫療宣教師前往印尼婆羅洲的迪亞克族(Dyak)當中服事,當時迪亞克族還是獵人頭也吃人肉的蠻族,並受到巫師及巫醫的控制,基爾里夫婦不怕危險,勇敢地帶著兩個四歲及二歲的幼兒前往。先於1964年抵達雅加達,基爾里醫師夫婦先在爪哇島行醫並學習印尼話。


1965年五月,全家搬到婆羅洲加里曼丹省西部,在接近馬來西亞砂勞越邊界、靠近竹仔溪的迪亞克族村落的一個宣教站安頓下來。先從一個簡陋的診所開始醫療傳道,基本的護理訓練也同時開始,此後,上帝也差遣其他海外醫療人員參與長期和短期的支援,1969年,他們回國述職時,基爾里醫師又去接受外科、肺結核病及麻瘋病(漢生病)的訓練。1971年,他們設立的護理學校正式得到印尼官方的承認,至今已經培訓了850名護士。

 

以後,他們選擇迪亞克族村落色魯坎(Serukam) 附近的廢棄橡膠園作為醫院預定地。雖然沒有水電,他們並不氣餒,上帝差遣一個美國專家在那裡找到三處水源,供應一間醫院的需要。他們並在河谷設置水力發電設備提供電力。1971年開始整地,1974年二月23日畢士大宣教醫院(Bethesda Mission Hospital)落成並由省長主持開幕禮,該醫院八成的病患是迪亞克族,二成是客家人及回教徒。為了照顧散居於熱帶雨林70個山村的迪亞克族人的需要,他們在畢士大醫院前面開闢一條輕型飛機跑道,藉著宣教師飛行團契的機師們將醫療帶到偏遠山村。他們不僅醫療也領人歸主,雖然受到巫師的敵視,教會卻日漸興旺,還栽培迪亞克族人去學醫,今天在畢士大醫院到處可以見到迪亞克族的醫護人員、員工及傳道人。

 

1981年,因印尼政府國有化的政策,開始鼓勵印尼醫生參與畢士大宣教醫院的工作,除了宣教醫師之外,在畢士大醫院的其他宣教師很快地被印尼本地人取代。瑪卓莉離開醫院護理的工作,開拓以附近社區為主的最初保健護理(primary health care)傳道事工,這工作一直延續到今天。

 

1982年,因著上帝奇妙的帶領,一個私立的慈善機構──畢士大基金會(Bethesda Serukam Foundation)正式成立。基金會的成立是由於一位神學生患了肺結核病在畢士大醫院得醫治,使該福音神學院的老師彼得牧師受聖靈感動而關心國有化之後畢士大醫院的需要。因他曾經帶領蘇哈托政權下的四星上將兼印尼衛生部長以及雅加達大學一位公衛教授信主,就連結雅加達的銀行家和企業家成立了畢士大基金會。


因此,差會就將醫院的所有權及管理權移交給畢士大基金會,逐漸有更多的印尼醫師及護士來到畢士大服務,還有些被送去接受專科訓練,後來就把醫院管理、畢士大護理學校及社區健康傳道部也都移交給忠心的印尼基督徒負責。為了要保留美國的醫師執照,從1983年起,基爾里醫師每三年要到馬來西亞及泰國,參加由美國基督徒醫師暨牙醫師協會(CMDA)為在海外工作的醫師舉辦的75小時再教育課程。直到1994年,幾乎所有的外籍醫師都已經離開畢士大醫院了,卻因一位年輕印尼外科醫師的驟逝,畢士大基金會要求基爾里醫師留任,期間也有許多外籍的醫護及專業人士陸續到畢士大醫院作短期或中期的服事。1996年,畢士大基金會逆轉醫院本土化的趨勢,要求基爾里的幼子保羅醫師成為畢士大醫院長期的員工,他於1998年一月從美國回到畢士大醫院事奉,2006年開始訓練印尼醫師到印尼其他偏遠的地區事奉。
  

在印尼畢士大醫院四十年行醫的日子,基爾里醫師每年必須申請印尼的行醫執照,雖然常常遇到刁難,但憑著信心去申請,竟然年年都過關。2005年六月他們從差會退休,原本只想回去印尼含飴弄孫,沒想到畢士大基金會又替基爾里醫師取得行醫執照,因他是畢士大醫院最受員工及病人愛戴的醫師。基爾里醫師每天除了看診也培訓年輕醫師,瑪卓莉則牧養醫院員工及他們的家屬。

 

基爾里醫師一家都甘心為上帝成為愚人,過著簡樸的生活,但他們的生命卻豐盛而滿足。而他們也很注重使命的傳承,努力成全後輩,是福杯滿溢的典範。

宣教專文  
                          印尼畢士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DS中華牙醫服務 的頭像
    CCDS中華牙醫服務

    CCDS中華牙醫服務團

    CCDS中華牙醫服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